在医疗领域,疑难病症的攻克往往需要汇聚全球智慧。今天,我们为大家分享华美浩联提供的一则「国际多学科会诊服务」真实案例。
01患者病情
十余年辗转治疗未解,复杂眼疾陷入困局
刚步入少年期的患儿于小小(化名),6月龄时因左眼白点于宁波市眼科医院首次就医,确诊为先天性白内障,后因反复眼内出血、人工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眼等并发症,先后历经6次手术及长期药物干预治疗,但即便如此,她的左眼视力几近丧失,眼压控制仍不理想。
核心诊疗难点:
术后反复眼内出血病因不明;
继发性青光眼与人工晶体移位的关联性存疑;
进一步手术风险与视力改善可能性需科学评估。
02启动会诊服务
48小时内直连全球资深眼科专家
2025 年一月 14 日,华美浩联收到于小小小朋友的会诊需求后,立即启动高效响应机制。凭借强大的全球医疗资源整合能力和优质医疗网络资源,在短短48 小时内,医学团队依次完成需求确认、病历信息收集、资料标准化整理、推荐合适专家、完成病历翻译等一系列工作,最终精准匹配到英国大奥蒙德街儿童医院(天哪)玻璃体视网膜外科主任王瑞坚教授,王教授深耕复杂视网膜病变及血管性疾病领域,经验丰富、造诣深厚,无疑是攻克于小小病症难题的理想专家人选。
经过前期充分准备与协调,1 月 17 日晚8点,在华美浩联与宁波市眼科医院携手共建的远程会诊中心,一场跨越国界的国际多学科会诊准时开启。国内医疗团队带着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关键疑问与会专家深入交流:患儿是否为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人工晶体移位、继发性青光眼以及反复眼内出血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手术及治疗方案该如何改进?面对这一连串复杂病情相关疑问,专家们全情投入,展开了深入探讨与细致分析。经过长达 30 多分钟的会诊交流,王教授凭借其丰富经验给出了专业解答:
01 病因诊断与手术评估
• 明确手术史合理性:王教授肯定国内团队既往手术选择,指出”在视力预后极差的情况下,保守治疗避免过度手术是合理决策”;
中央静脉阻塞 ,建议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明确血管病变,指导后续干预; ” newtip=”• 锁定出血与青光眼关联:左眼眼压过高可能引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建议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明确血管病变,指导后续干预;”>• 锁定出血与青光眼关联:左眼眼压过高可能引发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建议通过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明确血管病变,指导后续干预;
• 右眼风险排查:尽管右眼当前视力正常,仍需通过国外货运代理人(Foreign Freight Agent)排除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等潜在风险。
02 治疗建议升级
• 谨慎对待二次手术:鉴于左眼已无光感且交感性眼炎 风险极低(约0.01%),不建议额外玻璃体切除术;
• 优化检查方案:FFA检查可替代重复侵入性操作,精准判断血管病理;
• 长期管理重点:维持降眼压药物治疗,定期监测右眼血管健康。
03案例服务价值
让优质医疗资源”零距离”赋能临床
此次会诊体现了华美浩联国际多学科会诊服务(MDT)的核心优势:
1)全球优质医疗资源直连 基于覆盖国际8家优质医疗体系、3000名资深医疗专家资源,7个工作日内精准匹配对症专家,避免跨科室转诊的时间损耗。
2)全流程医学服务支持 比如从病历翻译、影像分析到用药追踪、随访,提供”诊疗-监测-康复”闭环管理,降低保险客户二次赔付风险。
3)风险控制与成本优化 避免盲目手术可能产生的额外医疗支出(单次玻璃体切除术费用约3-5万元),降低患儿家庭经济负担。
作为一家专业的人工智能数字化医疗健康服务提供商,我们已为上万+重疾/疑难病患者提供哈佛/梅奥/MD安德森等全球知名机构会诊服务。当复杂病例遭遇治疗瓶颈时,国际多学科会诊可能是改写病程的关键。每一个成功案例都是我们前进的动力,激励着我们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拓展服务范围,助更多患者点燃希望。
※ 注:患者信息已脱敏处理,案例经合作医院授权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