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0日武汉武昌区华锦社区内,武汉学院会计学院“微光逐梦”暑期社会实践团的11名学生针对老年人难以记住健康口诀的问题创新性地自编了“养生三字经”:“早测糖,记数值:粗杂粮,占主食:水果选,低GI:饭后走,半小时”,将专业健康建议转化为朗朗上口的顺口溜,并配合自制教具开展趣味盎然的工作坊,使健康知识深入人心。
(武汉学院实践团《控糖三字经》教授课堂)
针对老年人“记不住、难坚持”的健康管理痛点,吴元鑫老师指导学生查阅《中 国老年人膳食指南》,提炼核心要点,创作出《控糖三字经》《防跌倒三字经》等系列口诀。例如控糖篇:“早测糖,记数值;粗杂粮,占主食;水果选,低GI; 饭后走,半小时。”每句仅 9 字,却涵盖监测、饮食、运动三大维度。
团队精心创作了《控糖三字经》《防跌倒三字经》等一系列口诀,并辅以手 势舞教学,让老年人在边念边做的过程中轻松掌握健康要点。
团队成员主要安排了两大篇章。控糖篇:“早测糖,记数值;粗杂粮,占主食;水果选,低 GI;饭后走,半小时”。防跌倒篇:“起床慢,三步走;穿软鞋,防滑底;夜灯明,通道清;练太极,强平衡。 ”
(武汉学院实践团冰箱实操指导)
实践团中的贾静琪同学认为:”老人最容易在厨房犯错,实操课比发传单有效10倍。”,她提出了一个极具创新性的点子:利用啤酒瓶盖测量盐分、吸管量化油量,协助老年人掌握每日摄入量的合理控制:并通过彩色贴纸对冰箱中的食物进行分类标记,绿色象征宜多吃、黄色表示适量摄入、红色则提醒应少吃。72岁的刘奶奶在参与学习后,风趣地说:“原来,健康就藏在这些锅碗瓢盆之间! ”
(武汉学院实践团与华锦社区大合影)
在探讨大学生在健康科普领域的潜力时,指导教师吴元鑫评价道:”该项目证明,大学生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能够洞察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并以简单易懂的方式传递健康知识,无需依赖高精尖技术,凭借生活智慧与耐心,同样能够出色地完成健康科普工作。 ”
从智能系统到三字经,武汉学院学子用实践证明:破解老龄化社会的健康管理难题,既需要科技赋能,更离不开”以人为本”的创新。当青年智慧扎根社区土壤,健康知识便真正”活”在了老人的锅碗瓢盆与晨昏暮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