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英国权威教育媒体《泰晤士报高等教育》(TimesHigherEducation,THE)发布专题报道,点名批评青岛凯琛留学教育机构(KaichenEducation)利用中文社交媒体“信息盲区”,不实宣传“无压力毕业”“100%课程托管”服务,并冒用全球多所知名高校及国际教育机构名义误导消费者。报道发布后,谢菲尔德大学、墨尔本大学等高校及英国文化协会迅速响应,公开否认与该机构存在合作,部分机构已启动追责程序,要求其立即移除违规品牌元素。
《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在报道中披露,凯琛留学通过微信平台推广的留学套餐,包含多项涉嫌违规的服务承诺:宣称提供“24小时学术礼宾支持”,可代为完成coursework、指导考试,甚至保证“无挂科风险”;同时其宣传材料中直接使用谢菲尔德大学、墨尔本大学、昆士兰大学及香港中文大学、岭南大学的校徽与名称,可能存在官方合作关系,吸引学生报名。
但记者向上述高校核实后,得到的却是一致否认。谢菲尔德大学明确表示“与凯琛留学无任何关联,从未授权其开展招生或服务推广”;昆士兰大学则透露,已就凯琛违规使用校徽的行为上报社交平台,要求撤下所有不实关联材料,并提醒“准留学生需通过官网查询正规授权代理”;岭南大学更是在官方招生页面提前声明“未授权任何机构代办招生工作”,保留追究不实宣传者法律责任的权利。
作为推动中英教育交流的核心机构,英国文化协会(BritishCouncil)的表态更具行业影响力。该协会发言人在接受《泰晤士报高等教育》采访时强调:“凯琛留学与英国文化协会中国办公室无任何隶属关系,我们的品牌标识使用有严格管理规范,未经授权不得擅自使用。”目前,英国文化协会已直接联系凯琛留学,要求其立即移除不合理使用的品牌元素,并明确“将严肃处理任何未经授权的品牌盗用行为”。协会特别澄清其仅对留学代理的“英国留学知识掌握度”进行认证,并不对机构服务资质背书,学生可通过官网“UKcertifiedagents”查询系统核实正规代理名单——而该系统中,“KaichenEducation”查询结果显示为“无相关记录”。
值得警惕的是凯琛留学的不实宣传具有明显的“针对性”——仅在西方监管机构难以监测的中文社交媒体生态内运营。《泰晤士报高等教育》指出,微信的封闭传播属性让该机构的不合理服务“在西方几乎隐形”,而中国学生及家长因信息差,成为主要误导对象。一位受访的中国家长兼教师在发现凯琛广告后忧心忡忡:“‘代做作业’‘保毕业’看似省心,实则是毁掉孩子的学术前途,还会让中国留学生群体的声誉受损,降低海外学历的公信力。”
截至发稿,凯琛留学未对媒体、高校及英国文化协会的质疑作出任何回应,其微信公众号仍能检索到“谢菲尔德大学直录”“无挂科保障”等历史推文。业内人士呼吁,留学家庭应警惕“保录取”“保毕业”等夸大宣传,通过海外高校官网、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等正规渠道核实机构资质,避免因选择违规中介导致时间与经济双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