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强国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三中全会精神,促进乡村教育事业发展,同时给灵川县公平乡的学生增添知识与乐趣,2025年8月4日,广西师范大学“金凤衔枝・筑梦乡野”支教团前往灵川县公平乡中心校,开展为期10天的暑期支教活动。
国学课:传颂国学经典,唤醒求知之心
国学课是本次支教活动的一大特色。在国学课堂上,陈楠淑老师正带领孩子们朗诵古诗《池上》:“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她生动地为孩子们解读诗词,通过多媒体展示乡村风光图片,结合趣味讲解,让孩子们仿佛置身于白居易构建的池中世界,同池上的小娃一同体验夏日童趣。孩子们沉浸其中,积极举手分享自己对诗词的理解,稚嫩的声音充满了对国学经典的热爱。“通过国学课程,我们希望能让孩子们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热爱经典的种子。”陈楠淑老师说道。
(图为陈楠淑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古诗)
心理健康专题课:认识心理健康,做情绪的主人
引导学生认识自我、关注心理健康,是本次支教的价值目标。心理健康专题课上,翟艺平老师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通过红蓝黄绿紫各色卡通小人,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有趣的情绪认知课程。课堂上,孩子们踊跃参与互动,在欢乐的氛围中学习何为情绪以及如何掌控情绪。“情绪就像天气一样,有晴天也有雨天,我们要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翟艺平老师形象地比喻道。学生们纷纷表示,这堂课让他们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应对自己的喜怒哀乐,如何做情绪的小主人。
(图为翟艺平带领学生在趣味课堂认识情绪)
趣味课堂:寓教于乐,数学英语都有趣
针对孩子们对数学、英语的困惑,支教团队别出心裁地设计了趣味课堂,老师们各显神通,让数学和英语学习变得妙趣横生。韦彭钦老师巧编口诀,帮助孩子们学习英文音标,还利用生动的教学视频,让孩子们轻松了解口语对话场景。学生们跟着老师的节奏,大声朗读音标,积极模仿视频中的对话。农海榕老师则以游戏形式开展积分接力赛,孩子们分组合作,共同解决数学问题。教室里充满了热烈的讨论声和欢快的笑声,孩子们纷纷表示,在竞争与合作中感受到了数学的乐趣。
(图为韦彭钦讲授英语基础知识)
手工课:传统文化编成结,笑语欢声永相随
傍晚的手工课为一天的支教课程画上了圆满句号。农海榕老师带领孩子们认识中国结、学习编织中国结。孩子们围坐在一起,专注地跟着老师的示范,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红绳之间。一个个小巧的中国结在他们手中成型,象征着好运与祝福。“中国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希望通过这堂课,让孩子们了解传统文化,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农海榕老师介绍道。学生们纷纷展示自己的作品,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千千结,千千意,中国结象征的好运与祝福,在欢声笑语中传递。
(图为学生在手工课上积极展示作品)
金凤传薪火,乡野育新苗。此次支教不仅是一次知识传递的历程,更搭建起城市与乡镇、成长与梦想的纽带。支教团负责人陈楠淑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支教,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对未来的向往。后续支教团队还会通过课程优化、成果展示等方式,让更多人关注乡村孩子的学习生活,见证教育帮扶与成长陪伴的动人力量。
(文/杨卉圆 梁紫琛 闭静烯 韦彭钦 廖盈盈)
(图/韦彭钦 农海榕 邢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