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绣、书法、诗词歌赋等传统文化要素,是中国美术和工艺的璀璨明珠,同时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财富,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的美学理念日趋多元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包容度与喜好程度也在增加,这使得它们逐渐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相融合。因此,设计者打破了对传统图画的限制,在文字和图形上进行了创意创作,赋予了其更多的文化内涵。这既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革新,也是商业的巨大变革。在当前日益趋于同质化的市场环境下,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气息的艺术品更具特色,不仅吸引顾客的目光,增加企业的文化底蕴,同样也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为商业发展的成功打下了坚实的根基。因此,在当代图形设计中,既要挖掘其中的文化特色,也要体现其内在的文化内涵,以达到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播的共赢。
传统文化与商业价值的关系
传统文化与商业价值并非对立,而是一种共生关系。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文化特色、工艺智慧和情感共鸣,都是巨大的商机来源。老字号的秘方和非遗技艺的巧妙构思,在经过商业的转换后,不仅让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品牌带来了独特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商业价值的达成也推动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例如,让传统图画融入现代文创中,文旅的蓬勃发展使古老村庄焕发出新的生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寻找一个平衡:既不为了商业价值而改变传统文化原有的本色,也不拘泥于旧的东西,将其与市场隔离开来,使其温暖和生命力构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这样一种“共赢”的发展方式,既可以继承和革新民族传统文化,又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增强企业的品牌影响力。在当前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企业应从自身的角度去挖掘适合自己的民族特色,从而实现经济与社会的双重共赢。
传统文化的商业价值挖掘策略
对传统文化进行商业价值开发,是促进其发展壮大的一个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自身的文化和精神需求不断提升,传统文化中所蕴含涵的独特魅力与其深厚的底蕴,已逐渐成为一种足以打动顾客的重要因素。在现代产品设计、品牌塑造、旅游开发和文化创意产业中,把传统的文化因素合理地融入进去,不仅给产品带来独一无二的文化感染与情绪价值,还能在竞争中胜出,增强品牌竞争力与市场影响力。
我们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品牌充分融合,以此达到共赢的效果。在这一过程中,企业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不仅提高了企业的文化底蕴与品牌形象;并且借助品牌宣传之力,使中国传统文化得以向更广阔的范围传播。挖掘传统文化历史古迹的优势,开发其文旅业。使人们在游览过程中充分领略文化风情,进而推动旅游业的发展,可将传统文艺演出与当代商业活动有机融合。例如,在商业广场中举行舞狮、舞龙、京剧等传统文艺演出,既能增加人气,还能提高商圈的人文气息。
基于此,我们同样可以从IP的转换与情景的融合中进行深层次的挖掘。将图案、典故等传统文化提炼成可重复使用的IP,以联名方式融入当代的消费领域,例如,将非遗文化元素融入美妆品牌上,用传统非遗刺绣技术来进行修饰和包装设计,在给商品增加文化价值的同时,也让无形的艺术更受年轻人的关注。此外,我们还可以发展一些沉浸式的体验项目,以历史文物和民俗活动为基础,打造一些可互动的场所,比如在古镇景点设立非遗手工作坊,并将其与夜晚活动相融合,与传统的民间音乐和沉浸式的剧场相融合,从而延伸至整个消费产业链。并且还能借助数字科技来拓宽传播范围,将传统的技艺以短视频形式展现出来,或研发出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虚拟偶像和数字藏品,将线上的用户流量向线下转换,从而实现“内容引流——体验消费——口碑传播”的闭环,使传统文化在商业价值中持续注入鲜活生命力。
传统文化创意表达在商业价值挖掘中的作用
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地的展现,可以对其进行多种形式的商业开发。
首先,可以给商品带来独一无二的吸引力。将传统文化的精致花纹、古代传说等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融入产品设计中,赋予其独特的形象与内涵。比如,在服装裁剪上融入传统的剪纸艺术,或在瓷器器皿上描绘神话故事,从而使产品的文化内涵与艺术价值得到升华,吸引顾客的目光,进而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其次,提升了人们对商业体系的文化认同。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感情通常较深,如果企业用创新的方法对传统文化进行表达,不仅可以引起顾客的共鸣,让他们感受到品牌所蕴含的文化含义,还能加强对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如“老字号”这样的企业,其独特的传统技艺与文化的继承所塑造的品牌形象,已经在人们心目中占据着无可替代的位置。
再而,能够帮助企业拓展新的市场。在对文化消费需求日益增长的当下社会,以传统文化为底蕴的商品或服务更能迎合消费者的个性化与差异化的心理。例如,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旅游景点和文化体验活动,不仅能够将国内的旅客吸引至此,还能将自身特有的文化韵味展现给世界各地的旅客,从而为企业开拓出更大的商机。
最后,可以促进行业的整合与创新。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不仅突破了各行业的界限,促进文旅、制造业、服务业等产业的交叉渗透,还催生了新的产业形态与经济增长点。比如,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生产相融合,催生了“文创”产业;与旅游相融合,形成了一批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的文旅产品,为当地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生机。
传统文化创意表达的方式与案例分析
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拥有长达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每一次深入探索,都能获得新的发现与领悟。其中包含了许多不同的文化要素,如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等。在现如今的产品设计中,人们通常将其以它特有的形式与现代生活相融合。以故宫文化为例,通过对故宫建筑、文物、典故等元素的提取与再创意,推出了“故宫猫”娃娃、“千里江山图”笔记册等。它不仅保留了我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底蕴,还满足了当代人们的美学与使用需求。此外,在一些传统节日里,现代商业也会推出诸如春节、中秋等节日的特殊包装物品,比如月饼礼盒上印有传统的剪纸图案,既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底蕴,又增添了节日的欢乐气氛。
对我国传统文化进行IP价值的深度发掘,无疑是一个极具意义的课题。如《西游记》《三国演义》等,都被改编为电影、电视剧、动画、游戏等各种类型的文化产物。其拥有庞大的观众基数与强大的市场力量,经过深层次的挖掘与经营,必将创造出极大的商业价值。就如《大圣归来》《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些国内动漫,都是依据中国古代传说,创造性地将其进行改编与创新,从而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玩具、文具、服装等相关的周边商品的开发,使其具有更广阔的商业价值。
这些成功的案例说明,积极创造地的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可以为商业价值注入新的生命力,从而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即便在缺乏经济支撑的情况下,继承与革新传统文化同样重要。
在当下,将传统文化和商品价值观相结合,已成为一股促使我国文化繁荣发展的不容忽视的力量。在当代设计中,巧妙融入传统文化,不仅为其注入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赋予了独特的商业魅力和竞争优势。从故宫文创商标,再到传统节日的包装设计,以及对文化IP的深入挖掘,都是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的有力佐证。这既能够提升企业的品牌价值,还能够提高消费者对企业的文化认同感,同时也有利于拓展新的市场,促进行业的整合和创新。这样一种共赢的发展方式,不仅使我国的传统文化得到了新的发展,同时还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经济和社会效益。今后,我们要不断地对传统文化和现代商业进行深入探究,使其在创新中继承、在继承中发展,为我国的文化复兴和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 袁红兰、杨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