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25日至7月23日,景德镇陶瓷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瓷心·乡迹”暑期社会实践队在江西省浮梁县湘湖镇西安村开展实践活动。该村为省级“红色名村”,实践队此行旨在利用专业所长,助力当地解决红色旅游线路不清晰、红色产业基础薄弱等问题。
(图为实践队参观中共浮梁县委旧址,吕欣雨供图)
整合资源,规划红色旅游线路
西安村拥有中共浮梁县委旧址(1933年迁入)、张仁海等烈士墓等红色遗址。实践队对村内多处红色遗址进行了系统测绘。基于调研,团队规划了一条串联县委旧址纪念馆、烈士墓、红色学堂、红军食堂等节点的游览路线,并设计了融合红瓷元素的导览标识系统,以改善游客体验。
(图为“红色名村”村牌和红色瓷墙全貌,李雨恒、王迎风、王一如供图)
(图为烈士墓地陶瓷墙绘效果图,张咪供图)
(图为纪念馆墙绘修复前后对比图,曾凡芸、周亭杉、邹琪琪供图)
(图为红色旅游线路图,尧佳怡供图)
开发文创与农产品包装设计,探索产业支撑
为促进红色资源可持续发展,实践队结合西安村红色历史与物产资源,设计开发了“红映浮梁”系列首批文创产品,包括绘有红军故事场景的搪瓷杯、保温瓶,以及融合红色符号的帆布袋、文具、徽章、钥匙扣、明信片和拼图等。
(图为“红映浮梁”系列文创产品,熊浩泉、秦楠云、叶臻祺、郭思雅供图)
同时,团队为西安村的野生百花蜜设计了品牌“浮野蜜踪”及产品包装。包装设计以当地山景为背景,突出百花元素,呼应产品特点和红军精神。实践队正积极联系本地资源进行文创产品试产,并探索将蜂蜜纳入红色旅游路线销售,为村集体经济增添动力。
(图为“浮野蜜踪”蜂蜜设计效果图,王迎风供图)
实践队指导老师张鑫表示,团队致力于将专业实践与乡村振兴结合,路径日益清晰。西安村支书肯定了实践队的工作成果,指出清晰的旅游路线有助于引流,而具有地方特色的瓷墙、文创产品和品牌蜂蜜则有助于留住游客、带动村民增收,是激活红色名村潜力的有效举措。
(图为实践队合照,高淇、党艺琦供图)
此次实践是景德镇陶瓷大学“瓷心·乡迹”团队继2024年在浮梁县前程村用青花瓷片打造革命剪影墙后,持续运用陶瓷艺术与设计专业服务地方红色资源活化与乡村振兴的又一次行动。(通讯员:张鑫 尧佳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