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悠悠

作为中学生,除了要一丝不苟上好课,还要热心参与很多不同类型的课外活动。课堂学习可以学习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而课外实践不仅能够学以致用,巩固课堂所学内容,而且还可以陶冶性情,锻炼身体,结交朋友,建立友谊,开拓眼界,提升智慧,在未来发展中成就自己,让生命之花愈加馨香和绚丽。

课外活动空间巨大,时间自由,内容丰富,方法灵活,但是鉴于社会环境的局限和对未成年人的安全和健康要求,并非所有个人理想和强项都具备可操作性,因此,从校园做起既简单可行,又收获堪丰。自从进入中学,本人就开始组织和实施校园课外活动,现在想想,感触颇深。

三年前我进入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开始崭新的中学阶段学习。美丽的山海环境,清新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通常让自己陶醉大自然美景的同时,总是会不由自主,想象着能够在精神生活快速提升。由于本人爱好较多,喜欢体育而且精力充沛,喜欢外交,热爱参与,所以我的课外生活纷呈异彩,斑斓多姿。

子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一天,我们班主任老师提议让我帮助外语基础较差的同学纠错补弱,互帮互学,于是我灵机一动,突然想成立学科帮扶小组。因为很多同学兴趣不同,明显偏科,特别是新插班同学更要适应环境。帮扶小组运行之后,班上学习气氛立竿见影,甚至连别班的优秀生纷纷参与互动。

每天学校放学后,小组“师傅”忙着在阅览室收集资料,整理“课件”,每个“学徒”也因此被“因材施教”,规律地做好预习,复习和问题准备。作为一个集体,如果要每个个体全面发展和齐头并进,单靠老师并不容易。能者多劳,榜样示范乃至“一对一”手拉手,彼此关注,优势互补,既知行统一,又能活跃思考维度。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一个学期的互助学习,大家整体提升,共同成长。在取得学习成绩进步的同时,每个人的学习兴趣和钻研能力也得到激发和自主培养。老师的不断鼓励和周期总结也给了大家进取信心。老师通过她本人和学校公众号传播我们的故事,推广我们的经验,改变了全校风气。

读书怡情,足以傅彩和长才。我们每个学科互助小组不仅在校园对功课互助互学,而且后来发展到校外和周末。在互学空间,知识内容和运作方式上得到不断完善和提升,后来在体育,音乐和更多领域跃跃欲试,接触和渗透:参加社区义工活动,倾听名人论坛讲座,甚至试图寻找名家分享轶事,指点迷津。

课外活动并非一个可以套用他人经历或模版的机械活和模仿秀。因此,若无好主意,则可以咨询社区,寻找顾问,听取建议,抓取良机。然而,课外活动重在出彩,体现特色。在兴趣和特长两方面兼顾的同时,还要体现有别于他人及传统惯例的创新色彩,但无论如何,其核心就是以既有利于他人又有益于社会为原则。

(作者邢悠悠系深圳市盐田区外国语学校学生)来源:腾讯新闻

By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