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博物馆以实物、史料为依托,真实记录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程。馆内的每一件文物,无论是一封泛黄的书信、一件破旧的军装,还是一把锈迹斑斑的武器,都承载着特定历史时期的记忆,是那段波澜壮阔历史的直接见证。
2025年1月起,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史韵流芳,红志永存”实践团队踏上红色之旅,计划沿着长江两岸,深入探寻百余个红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截至目前,已取得了一系列阶段性成果。
1月17日,实践团队成员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探索的热情,踏入江苏省南京市的梅园新村纪念馆,正式开启调研活动的篇章;26日,团队成员前往周恩来纪念馆,从场馆陈列、革命文物保护与应用等方面继续深入开展调研工作,在伟人的精神世界中探寻前行的力量。2月3日,结合团队前期准备工作,团队成员将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相结合,于渡江胜利纪念馆开展系列实践活动;5日,实践团队紧接着前往颐和路将军馆,有条不紊地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系统且深入地挖掘将军馆所承载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
除在省内博物馆开展广泛调研外,团队成员同时前往上海,来到长江下游,探寻红色文脉。在中共一大会址,团队成员依据前期所准备的资料信息开展深入地调研,并对游览群众进行问卷采访,形成了一系列访谈记录,推动后续工作的有序开展。
于此阶段,文献梳理小组随同实地走访小组同步开展工作,抽丝剥茧,广泛搜集各类与红色博物馆及镇馆之宝相关的历史文献、研究著作、报刊杂志等资料。通过对这些文献的深入研读,团队成员不仅对长江沿线红色文化的发展脉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还挖掘出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补充了之前实地调研中未涉及的历史细节,为全面解读文物背后的精神内涵提供了有力支撑。
下一阶段,团队将继续深入推进实地调研工作,确保完成对百余个红色博物馆的走访,全面覆盖长江沿线地区。在文献梳理方面,团队计划进一步拓展资料来源,加强与各地党史研究机构、专家学者的交流合作,挖掘更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为文物故事的解读提供更丰富的素材。相信在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下,“史韵流芳,红志永存”实践团队实践活动必将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让长江沿线的红色文化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