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文物看陕西|华清宫里悟初心,宣讲台上传薪火
7月18日,晨曦微露,西北大学“重走西安事变,挖掘红色基因”社会实践团成员整装待发。他们怀着对历史的崇敬与探寻的热忱,奔赴临潼华清宫景区,踏上了一场实地探寻西安事变 “捉蒋” 现场历史印记的红色之旅。
图片1 团队成员到达华清宫
抵达华清宫后,成员们首先来到了承载着厚重历史的五间厅。刚踏入这里,时光仿佛瞬间倒流回1936年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在专业讲解员生动而细致的引导下,大家的目光被墙上斑驳的弹痕牢牢吸引。这些历经岁月洗礼的弹痕,宛如历史的密码,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当年兵谏爆发时的紧张局势。周围留存的一件件历史陈设,从桌椅到摆件,都保持着当年的模样,让成员们得以透过这些实物遗存,直观地感受那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场景。
团队成员专注记录展陈细节,将每一个重要的历史信息都认真收集;仔细拍摄影像素材,将这些珍贵的历史痕迹永久留存。过程中,成员们不时就历史场景的还原展开热烈讨论,从不同角度分析当时的情境,进一步深化了对事变直接情境的理解。
图片2 团队成员参观五间厅
图片3 西安事变枪战弹孔
在五间厅的参观结束后,团队一行前往兵谏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兵谏亭矗立在山间,庄严肃穆,仿佛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全体成员在亭前整齐列队,当团旗缓缓展开,大家面向团旗,举起右拳,庄严地重温入团誓词。激昂的誓言在山间回荡,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力量,彰显着青年学子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的坚定决心。随后,大家集体朗诵革命诗文,铿锵有力的声音中,蕴含着对革命先辈的缅怀,更将西安事变中那深沉的爱国情怀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使命担当紧密相连,让每个人的心中都燃起了炽热的爱国火焰。
图片4 团队前往兵谏亭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午后,团队成员们还共同走进了《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剧的演出现场,沉浸式体验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全剧通过“烽火古城”“矛盾激化”“匆匆密谋”“箭在弦上”“统一战线”“世事沧桑”等一幕幕精彩演出,将观众带回那个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舞台上,演员们以精湛的演技,生动呈现出一幅惊心动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在烽火连天的场景中,成员们仿佛看到了古城西安在战火中的挣扎与坚守;在矛盾激化的情节里,各方势力的角逐与碰撞让人揪心不已;而匆匆密谋的片段,则展现了仁人志士在危难之际的果敢与智慧。
图片5 《12・12》西安事变大型实景影画剧的演出简介
通过这场演出,成员们深切感受到了仁人志士在民族危难时刻大义凛然的民族气节和深厚的家国情怀。尤其让人感念的是张学良将军,他以国家大义为重,不顾个人安危,敢于担当,展现出大义凛然的牺牲精神。全剧从不同视角刻画了人物在事变中复杂的心理变化和激烈的人物斗争,揭秘了“西安事变”中一些鲜为人知的细节,生动展现了中华民族在危难存亡时刻的命运抉择,也让人们铭记那段中华民族激情澎湃的伟大传承。
随后,团队围绕华清宫在西安事变中的角色、兵谏前后的关键细节以及《12・12》实景影画剧带来的感悟展开了深度交流。大家各抒己见,分享着自己的收获与思考,在思想的碰撞中,对事变的历史背景与现实意义有了更系统、更深刻的认知,也为后续的宣讲积累了丰富而鲜活的素材。
此次华清宫之行,不仅是一次历史的探寻,更是一场精神的洗礼。实践团的成员们纷纷表示,将把这次旅程中的所学所感融入到接下来的宣讲中,让更多人了解西安事变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让革命薪火在新时代继续传递。(通讯员:顾舒彦 申悦 侯晨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