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弹腔”调研团队坚持艺术探源与红色教育相融相合
(李钰 刘慕雪)7月4日,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弹腔”艺术调研团队来到潜山市五庙乡,在这片红色沃土与非遗热土上,开启了一场融合革命精神传承与非遗艺术探源的实践之旅。
五庙乡不仅是非遗弹腔的起源地,也是皖西南革命的重要发源地,有着深厚的红色底蕴。团队首先来到五庙乡红色党小组基地,追寻革命先辈的足迹。在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详细了解了五庙乡红色起义的历史背景、战斗历程与重要意义。一张鲜红的党旗,生动的铜制群像,让当时的党小组好像活了过来,那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眼前,我们好像与革命先烈同命运共呼吸,大家都深刻感受到革命先烈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崇高精神。
在程家“一门咸忠三英烈”的庄重门楣下,团队开展了党的八项规定精神主题宣讲。预备党员、队长李钰以生动的案例、通俗的语言,解读了八项规定的核心要义与实践意义,讲述了新时代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果。从红色基因里读懂“规矩”的分量,从“弹腔”传承中悟透“务实”的真谛”,让红色作风与非遗精神共筑新风。
在接受红色洗礼的之后,团队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弹腔代表性传承人许开学老先生进行了专访。年近八旬的许老先生精神矍铄,谈及弹腔的传承与发展,他眼中闪烁着热忱的光芒。许老先生娓娓道来弹腔的前世今生,面对“弹腔是否为京剧母体”之问,许老更是给予清晰解答。在现场大家看大,弹腔艺术等非遗项目一直受到各级高度重视:原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2015)、原省委书记李锦斌(2019)等领导亲临调研,指示“让地方戏演起来、忙起来、活起来、富起来”,要求复排经典、包装源头。《郭子仪上寿》《二进宫》《四郎探母》等九部传统大戏已成功复排公演,原汁原味保留老腔老调。五庙乡荣膺“安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2021-2023);弹腔频频亮相中国民俗文化节、安庆非遗展演,吸引央视、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聚焦报道,成为潜山文化金名片。
访谈结束后,许老先生兴致勃勃地现场展示了《四郎探母》经典弹腔选段。只见他的唱腔时而高亢激昂,时而婉转悠扬,一招一式间尽显功底,将弹腔独有的韵味展现得淋漓尽致。队员们听得入神,不时用镜头记录下这珍贵的瞬间,深深被传统艺术的魅力所折服。
“当红色基因与非遗文化碰撞,我们汲取的是革命力量,也触摸到了传统艺术的温度
”,队员王梦君如是说。(以上照片由吴子琳、王润润、邵瑀提供)